你正在面臨這些困擾嗎?
抬手穿衣、洗頭時肩膀像被針扎或電到般的劇痛?
夜裡痛到翻身困難、甚至被痛醒?
手臂越抬越卡,連穿衣、拿手機都感到吃力?
明明沒有外傷,肩膀卻持續疼痛,且幾週內愈發加劇?
小心!這可能不是普通痠痛,而是鈣化性肌腱炎急性發作的警訊!


鈣化性肌腱炎的成因
鈣化性肌腱炎,是肩膀肌腱內沉積鈣質結晶引發急性或慢性發炎的疾病。
在急性期,鈣化物刺激肌腱與滑囊,會造成劇烈疼痛,常讓患者痛到不敢動肩膀。
慢性期則可能讓肩關節活動度下降、肌肉力量減弱,影響日常功能。
常見原因包括:
☑︎肩膀過度使用或反覆受傷
☑︎年齡相關退化(常見於 30–60 歲)
☑︎局部血液循環不佳,鈣質沉積無法代謝
☑︎內分泌因素(如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)
很多人以為「忍一忍就會好」,但事實上:
☑︎鈣化物可能持續刺激肌腱,引發反覆性急痛
☑︎長期不動肩膀,會造成關節沾黏、活動受限
☑︎疼痛導致肌肉不用,進一步萎縮、無力
☑︎嚴重時甚至會併發旋轉袖肌腱撕裂或肩峰下滑囊炎
及早治療才能減輕疼痛、促進鈣化物吸收,避免留下活動受限與慢性疼痛
鈣化性肌腱炎的疾病階段

鈣化沉積期
肩膀的肌腱內開始形成鈣化物,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可能只是偶爾痠脹,活動後稍有不適。這個階段有時是在做影像檢查時意外發現。
提醒:雖然不一定痛,但鈣化可能持續增大,日後發作會更劇烈,因此早期追蹤很重要。

急性吸收期
(最痛的階段)
這時鈣化物開始被身體分解與吸收,會引發劇烈發炎反應。肩膀可能突然疼痛到無法抬手,夜間痛醒,翻身也會被痛驚醒,甚至伴隨放射到手臂的痛感。
很多人以為只是一般拉傷,選擇先忍著不管,但其實這時若不處理,後續可能更僵、更痛。及早積極介入,才能快速止痛、消炎,並阻止關節提早僵化。

修復期
疼痛逐漸減輕,但因長時間不敢動,肩關節與周圍肌肉可能變得僵硬、無力,活動角度受限。此時應積極復健,進行關節鬆動與肌力訓練,避免殘留長期功能障礙。
鈣化性肌腱炎怎麼治療?先理解保守治療
對於剛出現症狀、還在初期階段的鈣化性肌腱炎患者,保守治療通常是第一線的選擇,目標是控制發炎、減輕疼痛、維持關節活動度,並避免肩部因疼痛而提早僵硬。
保守治療的適用時機: 鈣化剛開始引起發炎或急性疼痛的階段,若在此時積極處理,許多患者能有效減輕症狀、避免惡化。
治療方法

吃藥控制發炎與疼痛
在急性吸收期,肩膀疼痛通常非常劇烈,尤其夜間更明顯,甚至痛到翻身困難。此時會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,降低疼痛,讓你能開始配合後續的復健與運動治療。
這階段止痛不是治本,而是為了讓你能啟動下一步修復。

熱敷、電療等物理治療
透過復健科儀器(如深層熱療、干擾波、超音波)改善局部循環、減少肌肉緊繃與關節壓力,能有效減輕鈣化造成的周邊組織發炎與疼痛。適合發炎期到修復期初期使用。

溫和運動訓練
包括鐘擺運動、滑牆運動、肩胛穩定訓練等,在不加重疼痛的前提下維持關節活動度與肌群協調。動作要「剛剛好」,建議由復健專業人員指導。
什麼時候應該考慮積極治療?
部分患者在急性吸收期,靠吃藥、熱敷、復健,疼痛會逐漸緩解,這時保守治療相對有效,也是黃金介入時機。
但如果你已經治療一段時間,仍出現以下狀況:
☑︎疼痛減輕,但活動角度仍嚴重受限
☑︎保守治療已持續 1–2 個月,症狀停滯不前
☑︎症狀反覆、時好時壞,生活品質受影響
☑︎鈣化顆粒大且影響日常動作
這代表鈣化物或其造成的關節僵硬已開始限制功能,此時再單靠藥物與熱敷,效果會大幅下降。
建議可考慮更積極有效的治療手段,加快吸收與修復速度,避免持續惡化。
讓樂智康專業的積極治療,助你更快、更完整地恢復肩膀功能
提醒您:積極治療方式需先經過醫師檢查與影像評估,確定鈣化大小、位置與肩關節狀況後,才能制定最適合的治療計畫。
震波治療
原理:
利用高能量震波直接擊碎鈣化顆粒,促進其分解與吸收,同時刺激局部循環與修復反應,降低疼痛與壓力。
好處:
☑︎加速鈣化沉積的自然吸收
☑︎減少因鈣化壓迫引起的急性疼痛
☑︎縮短恢復期,讓患者更快進入運動訓練階段
適合對象:
☑︎鈣化顆粒體積較大、疼痛劇烈的患者
☑︎想要避免侵入性處置、採非手術方式治療者


PRP生長因子注射
原理:
從患者自身抽血後離心,取出富含生長因子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,注射至受損肌腱或周邊軟組織,促進修復、抗發炎並活化細胞反應。
好處:
☑︎改善長期鈣化後的肌腱慢性發炎與疼痛
☑︎加速肌腱纖維修復,提升整體治療成效
☑︎與徒手與運動治療搭配,效果更持久
適合對象:
☑︎做過震波或沖洗後仍有症狀的患者
☑︎肌腱退化或修復能力較差的族群
☑︎希望以自體方式促進修復者
超音波導引下穿刺+沖洗
原理:
在超音波影像導引下,以細針穿刺鈣化部位,並以生理食鹽水沖洗,直接移除或減少鈣化物,立刻降低壓迫與摩擦。
好處:
☑︎快速減輕肩膀疼痛與壓迫感
☑︎立即改善部分活動範圍受限的狀況
☑︎減少鈣化反覆發作的機率
適合對象:
☑︎鈣化沉積明顯、影像檢查顯示體積較大的患者
☑︎已嘗試保守治療但效果不佳者


運動治療
原理:
透過治療師設計的功能性運動(如鐘擺運動、滑牆運動、肩胛穩定訓練等),循序漸進恢復肩關節活動範圍與肌群協調性,不只是讓肩膀「能動」,而是「動得自然又穩定」。
好處:
☑︎強化肩部與肩胛周邊肌群,減少復發風險
☑︎重建正確的動作模式,讓生活功能恢復正常
☑︎避免長期因疼痛導致的不良姿勢與代償
適合對象:
☑︎所有病程階段,特別是在解除鈣化後的恢復期患者
☑︎想要穩定改善、提升自理能力的人
該網路掛號還是專人諮詢?幫你快速理清楚
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我們幫你整理了兩種諮詢方式,讓你依照需求與時間安排,自主選擇最適合的方向:
網路掛號
醫師看診 + 影像檢查
病因解釋 + 治療規劃
適合
☑︎想直接到診間,請醫師看診檢查並治療處理者
☑︎疼痛影響生活工作,需直接快速解決症狀者
☑︎想快點搞清楚狀況、明確知道治療的最佳方案者
專人諮詢
填寫表單 + 專人聯絡
相關問題 + 客服說明
適合
☑︎不知自己是否該如何就醫就診
☑︎對於院所有相關問題想請教
☑︎僅提供客服說明,法規上無法線上看診
我們的建議流程
(視情況調整、靈活應對)

先安排
【功能檢查+醫師專業評估】(健保給付)

根據檢查結果
判斷是否適合保守療法

若需進一步鬆動或進階治療,
也能在當場討論安排(包含健保+選擇性加強項目)
成功案例

痛到夜裡翻不了身,現在連拿菜刀都沒問題!

原本連吹頭髮都痛,沒想到三週就好很多




.png)
.png)










.png)
.png)
.png)
.png)
.png)




.png)
.png)
.png)



.png)







.png)










.png)








.png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.png)
.png)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