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正在面臨這些困擾嗎?
穿衣、抬手時肩膀「卡住」、甚至痛到無力?
舉東西常覺得使不上力,手臂容易掉落?
晚上肩膀會隱隱作痛,側睡壓到更嚴重?
動作越來越卡,甚至洗頭、開門都變困難?
小心!這可能不是單純的痠痛,而是肩旋轉肌腱撕裂的徵兆!


肩旋轉肌腱撕裂的成因
肩旋轉肌群是支撐肩膀穩定與轉動的關鍵肌肉組合,一旦肌腱出現撕裂,會影響肩膀力量、穩定度與活動度。
初期可能只有隱隱疼痛或肩膀無力,但若持續惡化,不僅疼痛加劇,連舉手、轉身等日常動作都會受限。
造成的原因可能包括:
☑︎長期重複性使用(如運動員、搬運工作)
☑︎肌腱退化與老化(常見於中老年族群)
☑︎突發性外傷(如跌倒、突然扭傷)
☑︎肩膀過度負荷、過早運動訓練
不少人會誤以為只是拉傷,覺得過一陣子就會好。但肌腱一旦撕裂,若未積極處理,容易導致:
☑︎撕裂範圍逐漸擴大、疼痛持續惡化
☑︎肩膀肌肉明顯萎縮,力量難以恢復
☑︎慢性失能,影響日常與工作品質
肌腱不像肌肉能自行癒合,撕裂問題「拖越久、修復越難」。若你已經有持續幾週以上的肩痛、無力、活動困難,請盡早就醫評估,把握黃金期修復期!
肩旋轉肌腱撕裂的疾病進程

初期受傷期
這是旋轉肌腱撕裂的開始階段,可能是一次用力過猛、意外跌倒,或長期姿勢不良造成的慢性拉扯。肩膀會有明顯疼痛,尤其在抬手、旋轉時加劇,晚上也可能痛到睡不好。很多人以為只是拉傷或肌肉緊,結果錯過黃金處理時間。

功能受限期
進入這一階段,除了疼痛外,肩膀活動開始明顯受限,像是抬手舉高、手臂外展、背後摸不到等。使用越多越痛,肌肉容易出現無力感。若這時還沒處理,肌腱會進一步退化、斷裂範圍變大,修復會越來越困難。

慢性退化期
這個階段可能拖上半年到一年以上。肩膀疼痛可能變得忽隱忽現,但活動依然受限,甚至日常生活都感到吃力。未處理的撕裂可能導致肩關節不穩、肌肉萎縮、二次傷害。此時若能把握時機介入治療,仍有機會重建肩膀功能,恢復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。
肩旋轉肌腱撕裂怎麼治療?先理解保守治療
對於初期發炎或尚未撕裂的患者,保守治療是首選,重點在於降低壓迫、穩定肩胛動作、恢復關節間空間與組織滑動。
保守治療適用時機:
若你在抬手、後伸手臂時出現卡住或刺痛感,特別是夜間容易痛醒、活動受限,建議立即評估。這時進行正確介入,大多可以改善症狀、避免惡化為肌腱撕裂或沾黏。
治療方法

吃藥控制發炎與疼痛
早期受傷常伴隨肩部劇痛與肌肉緊繃,這時會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來降低疼痛與發炎,讓你能進入後續復健訓練。
注意:「止痛不是治療的終點」,而是為了後續修復鋪路。

熱敷、電療等物理治療
透過儀器改善循環、放鬆肌肉與減輕發炎,幫助穩定關節,避免肌肉過度代償。此法適合初期症狀或術前恢復準備期使用。

低強度運動訓練
如肩胛穩定訓練、鐘擺運動等,在不惡化傷口的前提下維持肌力與關節活動度。建議在復健師指導下進行,避免自行拉扯撕裂區域。
什麼時候應該考慮積極治療?
部分患者若只有輕微撕裂,保守治療搭配生活調整,確實可以慢慢改善。但如果你已經治療一段時間,仍出現下列狀況:
☑︎肩膀活動角度仍明顯受限,手抬不高、力氣變小
☑︎保守治療已進行一兩個月,改善幅度有限
☑︎夜間持續疼痛、或某些角度持續劇烈疼痛
☑︎檢查發現撕裂範圍擴大,或肌腱已完全斷裂
這代表你可能需要進一步考慮積極修復方案,包含關節擴張術、震波、PRP生長因子注射,甚至必要時考慮手術修補。若此時仍僅依賴保守方式,可能會延誤修復時機,導致功能難以回復。
讓樂智康的專業團隊,幫您把握重建黃金期
提醒您:積極治療方式需依據撕裂嚴重程度、年齡與活動需求評估是否適用,建議先預約檢查,由醫師或治療師量身評估適合的方向。
震波治療
原理:
透過高能量聲波傳導至深層肩部肌腱處,對已撕裂或退化的肌腱施加微創刺激,促進血液循環與細胞修復反應,減少慢性疼痛、活化自癒機制。
好處:
☑︎減輕肌腱撕裂周邊慢性發炎與疼痛
☑︎刺激修復反應,改善組織修復環境
☑︎可搭配徒手與運動治療,提升整體成效
適合對象:
☑︎肩旋轉肌部分撕裂、長期疼痛者
☑︎保守治療成效有限、欲避免開刀者
☑︎想加快修復反應、縮短恢復期者


PRP生長因子注射
原理:
從患者自身抽血,離心後萃取出富含生長因子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,再注射至撕裂或退化的肌腱部位,促進組織修復、抗發炎並提升修復效率。
好處:
☑︎有助減少慢性疼痛、提升修復力
☑︎促進肌腱細胞增生與自癒反應
☑︎可與徒手與運動治療搭配使用,效果加乘
適合對象:
☑︎肩旋轉肌腱部分撕裂、反覆疼痛者
☑︎修復力差、想以自體方式修復的中高齡族群
☑︎已保守治療一段時間,效果不佳者
徒手治療
原理:
由專業物理治療師透過手法(如關節鬆動術、肌筋膜放鬆、牽拉技術),放鬆肩膀周邊緊繃肌群、減少代償壓力、協助肌腱穩定修復。
好處:
☑︎改善姿勢代償、釋放周邊壓力
☑︎減輕肩部緊繃造成的持續性疼痛
☑︎建立穩定的肩關節基礎,利於肌腱修復
適合對象:
☑︎撕裂後肩部持續僵硬、不穩定者
☑︎想改善姿勢代償、避免症狀惡化者
☑︎配合震波或PRP後,進一步調整關節功能者


運動治療
原理:
由治療師設計的功能性運動(如肩胛穩定訓練、滑牆運動、等長收縮訓練等),漸進式強化肩部肌力、協調與控制力,重建自然動作能力。
好處:
☑︎加強肩胛肌群穩定度、避免反覆撕裂
☑︎重建正確動作模式,恢復日常功能
☑︎降低代償與姿勢錯誤所引起的慢性疼痛
適合對象:
☑︎肩旋轉肌修復期(無論是否開刀)者
☑︎想恢復正常活動、提升穩定度者
☑︎搭配其他治療後進入功能重建階段者
該網路掛號還是專人諮詢?幫你快速理清楚
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我們幫你整理了兩種諮詢方式,讓你依照需求與時間安排,自主選擇最適合的方向:
網路掛號
醫師看診 + 影像檢查
病因解釋 + 治療規劃
適合
☑︎想直接到診間,請醫師看診檢查並治療處理者
☑︎疼痛影響生活工作,需直接快速解決症狀者
☑︎想快點搞清楚狀況、明確知道治療的最佳方案者
專人諮詢
填寫表單 + 專人聯絡
相關問題 + 客服說明
適合
☑︎不知自己是否該如何就醫就診
☑︎對於院所有相關問題想請教
☑︎僅提供客服說明,法規上無法線上看診
我們的建議流程
(視情況調整、靈活應對)

先安排
【功能檢查+醫師專業評估】(健保給付)

根據檢查結果
判斷是否適合保守療法

若需進一步鬆動或進階治療,
也能在當場討論安排(包含健保+選擇性加強項目)
成功案例

原本右手舉不起來,現在連打球都沒問題了!
診斷為右側旋轉肌腱部分撕裂,接受震波治療與PRP生長因子注射,並搭配徒手治療與漸進式運動訓練。經過六週後可順利穿衣、開車,三個月後恢復至能輕鬆打羽球,肩部穩定性也明顯改善。

痛到連手機都拿不穩,幸好有及時處理!
到診發現為旋轉肌腱撕裂+肩膀代償過度緊繃,安排震波+徒手治療+PRP三合一療程,並由治療師客製日常動作訓練。
五週後她已能自行煮飯、騎機車,並說:「這段時間學到很多保護肩膀的方式,真的差很多!」

外面復健做了兩個月,完全沒進步,這次終於痊癒了!
轉來後進行超音波導引震波+PRP生長因子注射+徒手治療。首次注射後疼痛即下降約4成,三週後能抬手過肩,六週後活動角度幾乎恢復正常,日常搬運自如無障礙。



.png)
.png)










.png)
.png)
.png)
.png)
.png)




.png)
.png)
.png)



.png)







.png)










.png)








.png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.png)
.png)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