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正在面臨這些困擾嗎?
☑︎脖子轉不太動、肩膀僵硬,像落枕卻拖了好幾天?
☑︎長時間滑手機、打電腦後,肩頸總是痠痛又緊繃?
☑︎肌肉按下去常有節結,甚至出現整片痠痛、手麻、頭痛?
☑︎睡眠品質越來越差,早上起床總是覺得疲累、無力?
小心, 這些都是典型的肩頸筋膜炎表現!
筋膜一旦長期緊繃,就會開始慢性發炎與沾黏,讓肩頸越來越僵、活動越來越困難。


肩頸筋膜炎的成因?
筋膜是包住肌肉的一層薄膜,原本應該柔軟、有彈性。
但當你長期姿勢不良、緊繃又不動,它就會變硬、變黏,造成疼痛、僵硬,這就是肩頸筋膜炎。
常見原因包括:
☑︎長時間低頭滑手機、用電腦
☑︎壓力大、睡不好,筋膜無法放鬆
☑︎姿勢不良,沒時間伸展
☑︎舊傷未癒、肌肉用力不平均
一開始可能只是肩膀緊、脖子卡, 但拖久了會變成:
☑︎肌肉按下去像石頭,還會放射到頭痛、手麻
☑︎活動越來越差,連呼吸都不順
☑︎晚上痠到睡不好,白天沒精神
很多人想說休息一下就會好,但你越不動,筋膜越卡,問題只會更惡化。
早一點鬆解筋膜,才能避免變成慢性疼痛,讓肩頸回到輕鬆、好睡、不卡卡的狀態!
肩頸筋膜炎的三階段變化

緊繃期
(初期疲勞)
肩膀和脖子開始覺得痠、緊、硬,但還能活動。多數人會以為只是太累了,撐一下就過。但其實,筋膜此時已經出現微小損傷,若不處理,很快進入下一階段。

發炎沾黏期
(疼痛加劇)
這時會出現明顯壓痛點,動一下就痛,甚至痛到手臂或頭。筋膜因持續緊繃導致局部發炎、沾黏,連深呼吸、轉頭、抬手都會卡住。

慢性化期
(全身連鎖不適)
久病不解,會引發更多問題:睡不好、疲勞感重、情緒低落,甚至造成自律神經紊亂。此時光靠熱敷或按摩已經無效,必須透過專業評估與治療,重新打開筋膜滑動鏈,才能真正改善。
肩旋轉肌腱撕裂怎麼治療?先理解保守治療
對於剛出現肩頸痠痛、僵硬的初期症狀,保守治療通常是第一線的選擇,目標是放鬆筋膜、減少發炎、舒緩疼痛,並維持活動度,避免惡化成慢性問題。
保守治療適用時機:
症狀剛開始、壓痛點明顯、活動角度尚可時,若此階段積極處理,多數人能在短期內改善,避免進展成頑固性疼痛或肌筋膜沾黏。
治療方法

吃藥控制發炎與疼痛
初期肩頸可能痠到轉不動,會先以口服或外用藥減緩疼痛,幫助你能展開後續的筋膜伸展與治療。

熱敷、電療等物理治療
透過儀器改善血液循環、放鬆緊繃肌肉,減少局部張力,常見於初期症狀與疲勞累積時使用,安全有效。

溫和伸展運動
包含肩頸活動操、深呼吸訓練、筋膜牽拉等,可維持滑動空間、減少沾黏。建議搭配治療師指導,避免過度或方式錯誤導致反效果。
什麼時候應該考慮積極治療?
部分患者透過藥物、熱敷與運動後,症狀會逐漸緩解。這時保守治療即可,但若你已經治療一段時間,仍出現這些情況:
☑︎肩頸不再劇痛,但轉動、抬頭依然卡卡僵硬
☑︎做了一兩個月治療,效果有限,停滯不前
☑︎反覆痠痛發作,工作、睡眠一直被干擾
☑︎希望能加快好轉速度,回到日常狀態
這些都表示你可能已進入深層筋膜沾黏期,此時若只靠吃藥、熱敷與簡單復健,效果幾乎不可見,甚至會錯過最佳改善時機。
建議考慮進一步的積極療法,加快放鬆深層筋膜,恢復肩頸活動與舒適感。
提醒您:
積極治療是否適合,需經由醫師或治療師評估,針對個別狀況設計專屬療程,才能安全又有效地改善您的肩頸困擾。
徒手治療
原理:
由治療師以專業手法(如肌筋膜放鬆、深層按壓、筋膜牽拉)針對肩頸的緊繃點、壓痛點與沾黏部位進行鬆解,改善筋膜滑動、減少肌肉代償與疼痛。
好處:
☑︎精準放鬆深層沾黏與筋膜緊縮部位
☑︎緩解卡卡、痠脹、悶痛感
☑︎為後續動作訓練打下活動基礎
適合對象:
☑︎有明顯壓痛點、肌肉緊繃、活動受限者
☑︎做過熱敷與復健但仍反覆痠痛者


運動治療
原理:
透過治療師指導的功能性動作訓練,如肩頸伸展操、肩胛穩定練習、核心整合訓練等,幫助重建筋膜滑動與肌群協調,讓肩頸活動恢復自然穩定。
好處:
☑︎改善肩頸活動角度與控制力
☑︎降低疼痛復發與不良代償
☑︎強化姿勢穩定,提升生活品質
適合對象:
☑︎所有肩頸筋膜炎階段皆適用
☑︎想穩定改善、恢復日常活動能力者
震波治療
原理:
運用高能量震波穿透皮膚與軟組織,直達深層筋膜與壓痛點,有效擊碎沾黏、促進局部循環與組織修復反應,是非侵入式的啟動組織自我修復的方式。
好處:
☑︎有效鬆解深層筋膜、減少壓痛點張力
☑︎改善慢性痠痛、手麻、放射性不適
☑︎可搭配徒手與運動治療,縮短整體恢復時間
適合對象:
☑︎做過保守治療但效果有限者
☑︎壓痛點深層、疼痛放射到手或頭部者
☑︎希望快速解除卡住感、提升肩頸活動者


PRP生長因子注射
原理:
從自身抽血離心後,提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(PRP),注射至發炎或沾粘的軟組織中,活化自體修復、抗發炎,提升組織自癒能力。
好處:
☑︎減少頑固性肩頸痠痛、放鬆難處理區域
☑︎提升筋膜修復力,加速疼痛改善
☑︎可與徒手、運動等方式併用提升成效
適合對象:
☑︎症狀長期反覆、修復速度緩慢者
☑︎有筋膜退化或修復力較差族群
☑︎希望透過自體方式促進修復過程者
該網路掛號還是專人諮詢?幫你快速理清楚
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我們幫你整理了兩種諮詢方式,讓你依照需求與時間安排,自主選擇最適合的方向:
網路掛號
醫師看診 + 影像檢查
病因解釋 + 治療規劃
適合
☑︎想直接到診間,請醫師看診檢查並治療處理者
☑︎疼痛影響生活工作,需直接快速解決症狀者
☑︎想快點搞清楚狀況、明確知道治療的最佳方案者
專人諮詢
填寫表單 + 專人聯絡
相關問題 + 客服說明
適合
☑︎不知自己是否該如何就醫就診
☑︎對於院所有相關問題想請教
☑︎僅提供客服說明,法規上無法線上看診
我們的建議流程
(視情況調整、靈活應對)

先安排
【功能檢查+醫師專業評估】(健保給付)

根據檢查結果
判斷是否適合保守療法

若需進一步鬆動或進階治療,
也能在當場討論安排(包含健保+選擇性加強項目)
成功案例

每天早上脖子卡住、頭痛,現在連長時間開車都沒問題了!
初診時筋膜明顯壓痛、活動角度受限,安排震波治療+徒手筋膜放鬆,再配合肩頸穩定訓練。
治療第2週症狀大幅改善,第4週後可正常駕駛、應酬不再頭暈,連頭痛都幾乎沒再發作。

原本經常睡不好、肩頸轉動困難,現在一夜好眠!
評估為筋膜沾黏合併自律神經紊亂,安排徒手筋膜鬆解+睡前肩頸放鬆運動+睡姿調整指導。
3週內症狀穩定,夜間醒來次數明顯減少,5週後可自在轉頭、抬肩,精神與情緒大幅回升。

做復健都沒效,沒想到震波+徒手後肩膀鬆一大半!
轉診後安排震波治療+深層徒手放鬆,再搭配日常姿勢調整與專屬拉筋課表。
第一次震波後就明顯減輕痠感,第3週肩頸活動範圍回來8成,自述「以前一直撐,這次終於鬆了!」



.png)
.png)










.png)
.png)
.png)
.png)
.png)




.png)
.png)
.png)



.png)







.png)










.png)








.png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.png)
.png)




